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爱“咬文嚼字”的人,这点其实从之前的博文《〈VSI:现代日本〉翻译杂谈》和《对无灵主语的一点观察》都可以看出端倪。在阅读时咬文嚼字有好也有坏,好处就不提了,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种习惯有其坏处。
最近意识到我读书特别慢,一天可能只能读个两三页,最多读十页,相比之下,常常听说有人“一下午读完一本书”云云。当然,这首先跟书的类型有很大关系,读通俗小说和读数学教材的速度必然是不同的。其次同样类型的书里面也有厚薄、内容深浅等的差异。可以说,读一本厚的、有干货的书,而且你真的想从里面学到新东西,本来就不应该抱着“几天内读完”的期望。但我的问题在于,似乎对于大多数书,我都不加区别地详读。这个详读体现在两方面:第一,不分书的类型详读;第二,一本书里不分主次地详读。
第一个方面是书的类型,其实真正值得每句话都读懂的书并没有那么多。我比较爱看一些通识类的书,这种书看个大概也就差不多了,毕竟如果真的想了解一个领域,为什么不去读教材呢?诸如通识、科普这类书,都只能给你某领域的一个概观(general idea),甚至写得差的话连这点都做不到,没必要字斟句酌。
第二个方面是书里的主次,就算一本书值得详读,也不是所有部分都需要详读的。好的作者写的书会详略得当,但毕竟不是所有作者都是好作者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分清主次,可以挑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看,也可以挑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看,其余的就略读,领会大意就行了。另外,我似乎很容易陷入对某个字词或某句话的理解里面,老是试图弄懂然后再继续,这也是个问题,严重拖慢了阅读速度,而且会妨碍自己看到篇章/全书的整体图景(big picture)。
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。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,这句简单的道理,到我这里好像从来都是被无视的。之前看到对阅读这件事的一种观点,受到一点启发,这种观点说书是作者和读者沟通的一种方式,我们作为读者,读书就是为了理解作者想传达的意思,所以只要你能够从一段文字里抽离出作者的那个意思,你的脑电波和作者在一个频道上了,那么就无需去细读这整段文字。这种“抽离”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(比如我大概就不擅长),但既然不擅长,就要去训练。当然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,这种信息传递不再需要通过低效的阅读来实现,而可以直接“注入”我们的大脑里(这好像就是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嘛……)。
知道了读书要有详略(虽然知道得很晚),下一步就是付诸实践了。